工作能力强的人大抵相同,能力差的人则各有各的差劲
「工作能力强」很多时候被人误解,被当作以下词的近义词:
-
「会拍马」,阿谀奉承,溜须拍马
-
「会来事」,节外生枝,搞些大动静
-
「工作狂」,而且是拖着同事加班的那种
火箭君心里则完全不这样认为,「工作能力强」在大多数三观正常的管理者心里,就是一个词「靠谱」。
靠谱,就是托付的事情可以被按时按质完成,甚至克服一定挑战完成,工作能力强的人,让伙伴无论什么时候都愿意把后背交给他。
多数在职场存活多年的管理者都不是傻子,他们也有软肋需要别人cover,而且需要最可靠的人来办事。一旦某个团队成员被贴上「公认靠谱」的标签,那么他的职场好运也已经不远了。
开始「靠谱」
教人如何思考的文章有海量,其中不少都是「正确的废话」。
要想变成「靠谱」的人,绝不是听一个付费「知识讲座」或者看几本书可以学会的,而是靠刻意练习出来的。 如果起步的方向合适,还是能够少走很多弯路的, 我们看看有哪些锻炼方向可供选择,大致有三类:
-
思考,靠谱的规划问题
-
执行,靠谱的实现规划
-
沟通,靠谱的传递信息
-
整理,靠谱的归纳总结
我们这次只讨论「思考」,而其实每一点都可以写一本书出来讨论。
思考的顺序
教人如何思考的文章至少存在几万篇,其中不少只是说一些「正确的废话」。
火箭君根据实际经验总结,包括周围职场上一路走强的能人经验,归纳下来,其实只要牢牢记住「W-W-H」,靠谱的思路自然能涌现。
但记住前提,一定要刻意练习这几点,而且是按照以下顺序 :
-
是什么?(What)
-
为什么?(Why)
-
怎么办?(How)
有些日系的职场文章会把它形象地描述为「云-雨-伞」,欧美系的则比较理性,称之为「事实-原因-对策(方法)」。但正如开头所说,靠谱的工作方式大抵相同,经得住海内外不同地域的考验,大家的结论都是相似的。
「WWH」也好,「云雨伞」也好,是什么意思呢?意思是,请按照事情的逻辑规律考虑问题,不要乱跳跃,诚实的面对事实。
举个例子,
-
我们首先看到天空乌云密布,这「是什么」? 是云。
-
然后,我们问自己「为什么」乌云密布?因为,要下雨了。
-
最后,那我们该「怎么办」?请带好伞。
这就是一个靠谱的思路,所以也被称为「云雨伞」。
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?
但别急,光看到这里,还不能让我们立刻变得靠谱,原因在于实践当中,我们遇到的绝不是看个云,带个伞之类的简单问题。
思考的陷阱
WWH 看起来容易,执行起来很容易「掉进陷阱」。
顺序依赖 陷阱
我们先说,为什么这个思考顺序很重要,很多人具体思考时,可能直接就跳过1,上手就考虑「怎么办」,以为这样这样速度快。
而WWH顺序的重要依据于「逻辑」,「逻辑」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基于 稳固的前提,得出可靠的结论,称之为「演绎」。 工作能力强的人,一定是一个有逻辑的人,这一点古今中外,几乎没有例外。
「是什么」,告诉我们事实依据。
「为什么」,告诉我们可能的原因(基于事实的,而不是想象的)
「怎么做」,告诉我们原因之下的对策。
如果跳过第一步,或者第一步不扎实,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。
还是以「云雨伞」为例。
-
我们首先看到天空乌云密布,这「是什么」? (不假思索的认为)是云, 其实是浓烟!
-
然后,我们问自己「为什么」乌云密布?因为,要下雨了,其实是失火了。
-
最后,那我们该「怎么办」?带好伞,带伞出去被烟熏,卒。
所以,跳过了「是什么」的努力思考,导致后面的思考再努力也是白搭。
经验依赖 陷阱
「WWH」中的每一步都是极度依赖经验的,有限的经验知识,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,因此我们需要非常刻意的锻炼收集归纳经验。 认不出「云」还是「烟」,一方面可能是心急了,思路跳跃了,也可能是根本认不出「烟」。
如何整理归纳经验和知识,已经超出了「思考」, 而是进入「整理」的范畴。 工作能力强的人,有一套整理体系,不一定桌面干干净净,但是经验知识肯定是井井有条的,而不是单纯的「熟练」。
虽然需要大量练习和整理总结,不过也不用太着急,日常的普通工作,其实套路是很有限的,并不是每个人需要操心「收购苹果公司还是谷歌公司」之类的决策,没有这方面经验,也属正常。只要坚持从手边的事情开始总结,很快就能超出常人一等。
扭曲事实 陷阱
「扭曲事实陷阱」很可能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,因为是主观产生的。
例如:在「是什么」环节,我们看到业绩下滑,这时候应该诚实的面对,如果这个信息可靠,那么后面的原因以及对策都是围绕其展开的。 然而,出于种种心魔,包括火箭君自己也经常遇到, 人有种本能的不愿承认不利于自己事实的倾向。 通俗来说,「扭曲事实」的妄想。
据说,乔布斯有「现实扭曲力场」,凡事不愿向不满意的事实低头,然后事实会如其心所愿,发生转变。 但我们也知道,1. 我们不是乔帮主,2. 乔帮主没能扭曲自己恶化的健康状况。 有种医学观点认为,他在初期没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「是什么」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应对决策。
因为,「逻辑」很残酷,不关心我们的感情,无论我们怎么不愿意, 「是什么」的误判直接会导致「为什么」的误判,最终导致在「怎么办」上面浪费我们大把金钱,甚至生命。
再举一个例子,「赌博」是什么? 是一场「负和博弈」,但也有人认为是「生财之道」,不愿承认一次又一次投钱下去打水漂的事实,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思考方式。最近的例子就有, 某立手机的老总,海外赌输了XX亿,导致公司破败。
最后
以上虽然只是一些经验总结,但也是最精炼的。这些思考问题的顺序以及大注意点,只要刻意练习或回避,自然能成为小伙伴中至少想法最「靠谱」的那个。
最后还是有一点值得注意,天下没有「速成」的成功学,但凡成功都是在一个「靠谱」的方向上不断练习积累产生的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从现在就开始练习实践成为「工作强人」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