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rmula 1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赛车比赛。但如果你以为F1赛事只是“车手-赛车”组合间较量,那你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。因为F1早已经变成“车手-赛车-大数据”组合间的较量。而且大数据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利用先进技术对大数据的处理和仿真,极大地促进了车队的决策效率,更增加比赛的激励程度。
F1“大”数据究竟有多大?
一台制造成本为98万欧元的F1赛车上,分布有超过200个传感器以及1000个以上的数据通道。这些传感器可以监控赛车的每一个细微表现。除了监控车辆状态,每个车队还会监控车手的状态。甚至是车队工作人员的状态。根据AT&T的报道称,在2014年美国德州奥斯汀的F1正赛当天,各个车队所传输的数据总和高达243TB。
F1“大”数据传输有多快?
要在如此真分夺秒的比赛中去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,就必须要有超快的网络传输速度。比赛时的实时数据会通过遥测的方式获得,然后通过超高速的光纤网络传输回车队总部。注意哦,是车队总部。无论比赛地在哪里,车队总部永远都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的工程师,实时关注着数据的变化,用最先进的仿真技术,来为车队随时调整战术。
F1“大”数据神在哪里?
F1各车队在做各种决策时可谓煞费苦心,而在高效利用海量数据之后,比赛本身也变得更为惊心动魄。
在2012年赛季的收官战中,红牛车手瓦特尔的赛车在第一圈便与其他赛车发生了碰撞,并掉到了队尾。对于忙碌了一个赛季的红牛车队来说,似乎是一场噩梦。红牛车队的首席技术官说:“碰撞一发生,我们都觉得比赛完蛋了。”
然而,在事故发生后的一秒内,总部工程师便启动了他们的应急计划。他们首先确认赛车是否能够按照现有状态完赛。在首圈结束前,工程师便确认赛车的平衡系统出现了问题,并导致轮胎和发动机的损坏。到了他们既定的第一次进站,也就是71圈比赛的第10圈,车队工程师不仅重新调整了赛车的平衡系统,并且制定出了最新的比赛策略———赚得获取世界冠军头衔的最少积分。
最终他们做到了,也成就了瓦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F1三冠王。
F1“大”数据牛在哪里?
F1车队在海量数据的传输、处理上的积累,除了运用到更多体育项目中,也已经获得了商业领域的侧目。比如迈凯轮与多家其他领域的行业巨头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,而这些行业巨头正是看中了像迈凯轮这样的F1车队在过去几十年中对海量数据的掌控能力。毕马威的英国总裁西蒙·柯林斯在评价与迈凯轮的合作时,这样说道:
“与迈凯伦的结盟将有机会加速我们审计和咨询业务的转型。迈凯伦先进的预测分析和技术可以用于很多商业问题。我们相信这一专业知识能够带来审计服务的彻底转型,为管理团队、审计委员会和投资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更具深度的洞察力。”